Article 1-SCAD-North Kowloon Magistracy Building

北九龙裁判法院活化项目:从司法建筑到艺术教育的转变

近年来,香港政府积极推动历史建筑的活化,将这些承载着回忆的建筑赋予新的生命,也为香港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其中,北九龙裁判法院活化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你一同探索北九龙裁判法院的前世今生,仔细了解这座二级历史建筑如何从一座司法建筑转变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

见证香港司法历史和发展的北九龙裁判法院

北九龙裁判法院位于深水埗大埔道292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香港正处于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街的裁判法院于1957年拆除后,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和日益增加的法律案件需求,北九龙裁判法院于1960年建成启用取而代之。

北九龙裁判法院的落成,标志着香港司法制度迈上了新的台阶。该法院在当时不仅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审判设施,还设有专门的少年法庭和劳工法庭,为香港的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其近五十年的司法服务生涯中,北九龙裁判法院不仅审理过许多轰动一时的案件,也成为了当地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2005年,随着香港司法系统的重组和新设施的启用,北九龙裁判法院正式停止运作,其案件转由观塘裁判法院和九龙城裁判法院的新设法庭审理。

感受历史与艺术的交汇

在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香港分校仍在这座建筑运营期间,我很荣幸于2019年参观过。整栋楼最大的特色是其正门的六角形楼梯,是不少香港影视作品的取景地。

走进北九龙裁判法院建筑,我立刻被其简洁古典主义的设计所吸引。这座建筑的外观体现了20世纪中期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大量的直线条和功能性布局,注重实用性和简洁性。建筑材料方面,外墙由花岗石砌成,而内部使用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使得整个建筑既坚固耐用,又透光良好。

走进第一法庭,映入眼帘的是审判席、公众席、书记座位、证人作供位置、和被告位置,所有的装饰都被很好的保留下来,犹如港剧里常出现的法庭现场。每个法庭的布局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能满足司法审判的需要,又能让参与者在木质长椅上感受到庄严的法律氛围。 此外,法庭还保留着被告人的专用楼梯,楼梯通向一条走廊,走廊两侧是不同的羁留室。羁留室内有一个小空间和厕所隔间,墙上仍保留着当时的一些刮痕和字迹,真实地呈现了过去的情景。

在参观过程中,我无时无刻都在感叹设计师们的巧思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尽管这座建筑已经不再作为法院使用,但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依然历久弥新。

从法院到校园:SCAD香港分校的建立过程

北九龙裁判法院停用后,香港政府在2008年启动了“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评审和竞标程序,SCAD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最终在2010年被选中,将这座建筑改造成其香港分校的校舍。这一决定不仅旨在保护和传承这座二级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还通过引入国际知名的艺术设计学院,提升香港的艺术教育水平。

SCAD选择北九龙裁判法院作为香港分校校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此法院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裁判法院之一,其建筑风格采用了简朴典雅的古典主义风格。SCAD认为,这座建筑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创意和灵感的学习环境。
  • 法院占地面积约7,500平方米,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学空间,能够满足SCAD香港分校的教学需求。
  • 建筑位于香港深水埗大埔道,交通便利而且附近有港铁,周边设施齐全,能够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2010年秋季,SCAD香港分校正式开幕,北九龙裁判法院重新焕发光彩,成为一座充满创意和活力的艺术学府。校舍内部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如法庭、羁留室和被告人的专用楼梯,同时增设了现代化的教室、工作室和展览空间。

SCAD香港分校开设了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珠宝设计、时装设计等多个艺术学科,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在SCAD的优质教育资源和香港多元文化的熏陶下,SCAD香港分校毕业生已成为香港艺术界和设计界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SCAD香港分校已于2020年宣布停办。

华丽转身,成为全港首间普及司法教育中心

2022年12月,香港发展局宣布将北九龙裁判法院交由香港善导会活化,并将其打造为全港首间普及司法教育中心。活化项目名为“北九‧将來”,预计将于2026年完工。

届时,司法教育中心将利用原有的法院设施,开展“模拟法庭教育”等互动式教学活动,让参与者能够沉浸式学习司法知识和精神。此外,中心还将保留囚犯会面室、羁留室等历史空间,并运用VR等科技手段,打造多元化的司法教育体验。市民还可以通过免费导览和开放日活动,了解这座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感受香港司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个人的感受和体会

我相信,北九龙裁判法院活化项目的成功,将为香港的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宝贵的经验,也将为香港的青少年教育和司法普及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我希望在未来,这座独特的建筑将继续成为香港市民学习历史、感受文化、推广法治精神的重要场所。